谁是中国第一大城市经济体

最近,2019年省级地方两会已拉开大幕,一年一度的地区“财报”的时间,也就是2018年度的经济表现,尤其是GDP。

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正式公布,按预测,今年万亿俱乐部将添三名新玩家,宁波,郑州,佛山。至此,中国万亿俱乐部正式扩容至17城。

每每此时,都会引起一阵相互打量,暗自较劲。不过总的来说,中国城市格局已基本成型,未来属于大城时代,或者大型城市经济体。而越大的经济体,将占据更多的资源和游戏体系的主导权。

那么,谁能问鼎中国第一大城市经济体?

从总量上看,上海是无可争议的第一经济体,那还有什么可以议论。

实则不然,首先数据维度不同,认知维度也可能完全颠覆。比如增速上,北京紧咬上海,深圳也来势汹汹。

但如果想把城市看作经济体,那么就永远不要孤立看待一座超级城市。

好比目前最被质疑的一线城市,广州。看起来,广州被深圳超越,但看待广州,便要有佛山。事实上,最为知名的同城化,广佛一体化不是各种都市圈的空洞口号,而是连地铁都搭手的真实同城化。

所以如果广佛看做一个城市,一个经济体,毫无疑问,整体竞争力将要重新。同样,还有京津,有深莞。注意,这里没有提及当下各种火热的都市圈,为什么,文末会和大家解释。

但是,在中国,有个一直事实上存在,又容易被忽略的经济共同体,上海+苏州,沪苏一体化的城市经济共同体。

事实上,这样的称呼并非空穴来风,在2015年的时候,世界银行报告就已经将沪苏,划分到单一的都市圈,而北京,天津,南京,杭州均是独立的都市圈。

而且,沪苏一体化是中国第一大城市经济共同体。

那有何资格?

简单粗暴,规模就为王道。

坦白讲,改革开放40年,也是城市格局剧烈变动的40年,赢家有多少,输家就有多少。到目前为止,中国城市格局几乎固化。同样,我们在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在经济增长趋于平缓的新周期中,增速上看起来放缓的超级城市,只要保持主流增速,增量的差距依然持续拉大。

上海2018年预计GDP增量3400亿左右,苏州2018年预计增量1600亿左右。很多人很不理解这个数字的夸张,2017年,山西省会GDP总量为3200亿。也就是说,上海一年,苏州两年GDP上就能增长出一个太原。

作为一个2018年总量合计超过5万亿的经济体,增量为5000亿左右,而2017年,海南全省的GDP总值加在一起,为4400亿,一年增长出一个省。

很多时候看起来毫无道理,但是规模效应上去,就是能任性的强城越强。

不过规模是有了,GDP含金量呢?我们来看看最能反映GDP含金量的财政收入。

上海+苏州财政收入总和7573亿,与其他三大一线城市财政总和,仅差千亿。更有意思的是,在对中央的财政的贡献度上,都分别拿下一二线的绝对C位。

总的来说,规模不代表一切,但是如果连规模都没有,是没法拿到这场游戏入场券的。

看起来,规模上能匹敌,也只有京津。

京津一体化也是由来已有。

不过先抛开天津这两年失速的经济增长不说,各位有没有想过,作为两大核心,为什么环沪普遍富裕,环京普遍落寞。

某种程度,这也解答了,为什么不是有了规模,就能有资格一体化的。

主流认知中,环京的问题,北京的政治地位压制,是一大因素。

诚然,上海是直辖市,地位也很特殊,但和周边没有直接政治从属关系,而且周边的江浙省,也非软柿子。

但某种程度,这是对北上的误读。

2017年,两地经济结构中,北京的第三产业占比为80.06%,上海的第三产业占比位69%,虽有差距,至少看起来上海好像是以三产为主导的城市。

来更细致的了解下,2018年上半年上海的生产总值构成中,上海市工业生产总值4304.28亿元,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27.66%,第二才是金融,2917.74亿元,占比18.75%,第三是零售业,2226.57亿元,占比14.31%。

而这就是上海与北京里子上的区别,上海是带着金融中心假面的工业城市,北京是挂了首都名头的金融和科创中心。

这里无意分出高下,只是如此的产业结构,对周边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天然要求更高密度的聚集,才能产生更有高效的服务,也就是说,骨子里要求虹吸,而不是扩散。

作为以工业主导的第二产业,本质上,是大规模产业集群的配套,比如上海大众这样的整车厂,除了几百家的核心供应商,其他大大小小二级以及更下游的配套产业链,能多达数千家。而实业的一大内在要求,是从高成本地区流向低成本地区,而这往往就是周边城市的机会。

所以造就了中国工业产值第一大城市—苏州,同时上海依然能从容保持产业迭代,在工业增加值角度,也是中国第一大工业城市。

更重要的是,上海和苏州能在产业高度上协作,经济上进行深度嵌套。北京和周边包括天津就很难进行这样协作,而偏向让周边向自己聚集。说白了,北京即便想向周边转移,也没有什么产业能转移过去。

所以,并不是规模有了,距离近了,就能成为城市经济共同体。相比口号,利益的勾连才是城市能一体化的基石。

从这样的角度,很多都市圈,其实都是伪命题。

同时,这样的合作,能让沪苏进行更全面的产业合作。

作为同样的江海联运的外贸城市,大量苏州企业远洋出口,上海洋山深水港是不二之选,而洋山港,毫不客气的拿下了含金量最高集装箱港首位。

反过来,大量对成本更加敏感的散单业务,则大量转运到苏州港,同样成就了河港的苏州港,在吞吐量上第三的规模。

当经济深度互补,最直接的折射,就是频繁人口流动。

G7037,苏州工业园区8:27开往上海的高铁,如果你没有提前订票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这班类似日本新干线的早班双城高铁,都是满员无座的。

而在苏州,活跃着大量外派,调动和差勤的上海人员。

从数据上看,苏州在上海的双城通勤人员占比中,呈现压倒性的优势。

更深一步,决定城市之间的强关系,并不是空间距离上的优势,而是圈层的近亲。

这点看,苏州和上海都是彼此圈层中占比极重要的存在。

而承载着人员流动本身的,就是交通。

作为中国经济动脉中分量最重的,京沪线和沪宁线的终端流量入口,八车道的高速,永远车满为患,高铁上能做到30分钟的间距,平均10分钟的公交化。

而如果我们翻看上海苏州两地建成区成像图,会更有意思。

可以看出上海的北区,和昆山,苏州市区融和度非常高,打破地理上边界感。而且上海的城市格局明显重心偏北,向西发展,而苏州城市格局,重心围绕沪宁动线进行分布。

你已经很难说清,到底是苏南的沪宁动脉拉扯了上海偏北的城市格局,还是上海的重心在北,重塑了苏南的沪宁动脉布局。

这其中,最为典型的成功案例,上海的安亭镇与苏州昆山的花桥镇。如果不是省界的治安卡口,你感受到这是一个整体的城市,每天早上都是大量的花桥人员赶去去安亭上班,同时越来越多上海企业,开始迁入花桥。

伴随着2018年,苏州轨道交通S1正式批复,连接花桥的上海11号线。虽然长距离的通勤意义没有想象中的大,但是双城轨交系统可以就此打通。

虽然是双城的一小步,却是意味上的一大步,给了未来诸如吴江,太仓更多的规划上的想象空间。

更有实际意义的是,未来沪通,北沿江,湖沪苏高铁的成型,苏州境内所有的板块可以全方位的接入上海。或者,这才有可能复制类似昆山实际意义上的交通同城化。

同时随着人流的频繁,我们会发现一些更有趣的链接,比如商业。

以两个主流商业品牌为例。首先是星巴克,截止2018年上半年,目前在中国进驻了145座城市,同时门店总数达到3362家。

众所周知,上海一直是星巴克布局的重中之重,开出663家星巴克。

而有意思的是,布局中排名第四的,并不是一线城市,而是苏州,有171家星巴克。某种程度,这也是同城化在商业上的延伸,消费习惯,品牌偏好等等,都是布局要考虑因素。

如果星巴克还不算明显的话,那么全家则是淋漓尽致的展现。

上海给人留下印象深刻,是无处不在的24小时外资便利店,尤其全家。而很多人不知道,苏州是一线城市之外,拥有最多外资便利店城市,全家在2016年便有了1591家店,苏州有144家。

知乎上之前有个很热门问题,为什么南京很难有外资便利店?

除了南京本土苏果之外,主要是以上海为绝对中心,同时主打鲜食商品的外资便利店,最大配送极限是220KM。

这样,上海的非常方便的24小时便利店体系,最大程度被苏州被无缝复制了。

当然,能真正进行同城化,还必须要点精神之类的东西,比如文化认同感。这点上,同属吴文化,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事实上,太平天国的战乱,苏州财富对上海崛起有着极大支持,近代苏州商人进驻上海的速度和宁波帮不相上下,并列第一。

苏州从明清第一大经济城市的地位,也在近代交接给了上海,这点上,颇有点英美关系的意思。

说了这么多,其实各位有没有发现,我并没有用都市圈,而更愿意用同城一体化,或者城市经济共同体去称呼。

在我看来,相比都市圈更多的是一种距离上概念,同城一体化才能真正落地实现1+1>2的整合效果。

这需要经济和产业上的深度嵌套,通勤的全面高效,商业的延伸对接,甚至双方的社会文化认同

其实这些都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反过来,如果你能满足这些条件,将释放更为庞大的能量。

更幸运的是,上海苏州,两个同样大体量城市,空间相邻,而气场上,是高度聚合的。

这样,也许你在无法在任何一份官方说明找到,但这就是中国最真实最有效的第一大城市经济共同体。

当然,这不代表什么完美无缺,比如双方同样面临产业转型,悬而未决的苏州机场,行政壁垒等等。

相关阅读

作者2019-01-23 21:35
奇异果
被关注6 阅读1040 回复0

  距米网  

找到您想要的设计

工程师、学生在线交流学习平台
关注我们

意见反馈-手机版- 距米网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587号

© 2017-2023 苏ICP备1804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