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实践》日本式机械设计的构思和设计方法PDF畑村洋太郎主编
            
            
            
                    
        
        
        
        
            
        
                             
            
                
 
 | 
 
| 本书记述了各种设计过程的思考方法和具体作法以及必要的知识和具 体数据。介绍了设计中要决定的内容和相应的制约条件:如功能、机构、 构造、形状、力和强度、尺寸加工工艺、工具、材料、机械要素等。本书的目的在于即使不看其他的书和参考书就能设 计出所需要的具体机械。本书供从事机械设计的有关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使用。 
 目 录
 1设计的意义
 1.1设计的必要性
 1.2设计的意义
 1.2.1设计的定义
 1.2.2设计的基本流程
 1.2.3设计的本质
 1.3规划和设计
 1.4设计的心理准备
 1.4.1设计工作的心理准备
 1.4.2安全和防灾的基本心理准备
 1.4.3对企业及社会责任的心理准备
 1.5机械设计的基本观点
 1.5.1被设计机械应满足的条件
 1.5.2机械设计的特点
 2设计的一般规程
 2.1设计步骤
 2.2设计计划阶段
 2.2.1设计计划阶段应确定的内容
 2.2.2设计计划阶段应进行调研的内容
 2.3草案图绘制阶段
 2.3.1草案图阶段应考虑及确定的内容
 2.3.2草案图阶段需讨论的内容
 2.4计划图阶段
 2.4.1计划图阶段的调研内容
 2.4.2计划图阶段确定的事项
 2.4.3最终计划图确定后的工作
 2.5制造指导文件(零件图、装配图等)的做成阶段
 2.5.1零件图阶段
 2.5.2装配图阶段
 2.5.3零件明细表阶段
 2.5.4制造指导文件
 2.6制造阶段
 2.7检验(检查、试车)阶段
 2.8设计后期工作
 2.8.1专利申请
 2.8.2综合评价
 2.8.3成果公布
 3设计的思考过程
 3.1设计的思考过程
 3.1.1设计的思考过程
 3.1.2与实际设计过程的对应关系
 3.1.3新构想产生的方法
 3.1.4机械设计所包含的原理
 3.1.5设计思考过程的效果
 3.2设计思考过程实例――智能化加工中心设计例
 3.2.1加工的智能化
 3.2.2智能化加工中心的设计
 3.2.3热传动装置
 3.2.4对试制加工中心的评价
 4功能、机构与结构
 4.1基本功能
 4.1.1机械的基本功能
 4.1.2实现动作的功能
 4.1.3承受力及传动力的功能
 4.1.4空间配置及连接
 4.2约束条件
 4.3功能与机构、结构
 4.3.1实现动作的功能及机构
 4.3.2承载功能及结构
 4.3.3传递力及力矩的功能及结构
 4.3.4定位机构的功能及结构
 4.3.5零件固定、联接的功能及结构
 4.3.6零部件间位置配合的功能及结构
 4.4机构具体化
 4.4.1机构线图具体化
 4.4.2设计者头脑中的思维
 4.4.3功能具体化的思维方法
 5形状
 5.1形状要素
 5.2功能和形状
 5.3形状与制约条件
 5.3.1加工与形状
 5.3.2可装配、拆卸形状
 5.3.3操作性与形状
 5.3.4安全性与形状
 5.4形状构筑
 6力和强度
 6.1力和强度的概念
 6.2驱动力
 6.3静态力
 6.3.1刚体静力学
 6.3.2力的传递
 6.3.3力矩图
 6.3.4稳定性
 6.4动态力
 6.5强度
 6.5.1静载荷下的强度
 6.5.2交变载荷下的强度
 6.6刚度
 6.6.1变形
 6.6.2固有频率
 7尺寸
 7.1尺寸的意义
 7.2尺寸的常识
 7.3尺寸确定方法
 7.4尺寸公差
 7.5配合
 7.5.1配合种类
 7.5.2基孔制配合
 7.5.3不符合配合基准时的公差
 7.5.4与公差配合相关的事项
 7.6倒角及圆角
 7.7表面粗糙度
 7.7.1表面粗糙度定义
 7.7.2三角形标记符号
 7.7.3表面粗糙度实例
 7.8形位公差
 7.8.1形位公差定义
 7.8.2形位公差标准
 7.9空间配置
 7.10尺寸确定举例
 8加工工艺
 8.1设计与加工工艺的关系
 8.2毛坯件成形
 8.3外形加工
 8.3.1切削加工
 8.3.2放电加工
 8.3.3磨削加工
 8.3.4精加工
 8.3.5加工方法及刀具切削形状的限制
 8.4热处理
 8.5表面处理
 8.6检查
 8.7装配
 9刀具
 9.1形状和刀具
 9.2车刀
 9.3钻头
 9.4丝锥
 9.5铰刀
 9.6立铣刀
 9.7铣刀
 9.8磨削砂轮
 9.9放电加工用电极
 9.10测量工具
 10材料
 10.1机械的组成及材料选择方法
 10.2黑色金属材料
 10.2.1铁碳合金
 10.2.2钢及热处理
 10.2.3典型黑色金属材料
 10.2.4黑色金属材料的毛坯尺寸
 10.3有色金属材料
 10.3.1铝材
 10.3.2铜材
 10.4非金属材料
 10.4.1非金属材料的性质及选择方法
 10.4.2塑料
 10.4.3橡胶
 10.4.4陶瓷
 10.4.5粘合剂
 10.4.6其他材料
 11机械要素
 11.1螺纹
 11.2轴承
 11.3密封
 11.4弹簧
 11.5传递转矩的零件
 11.5.1建
 11.5.2联轴器
 11.6齿轮
 11.7气压/液 压装置
 11.7.1空压机械
 11.7.2液压机器
 11.7.3配管要素
 11.8电动机
 12设计与制造
 12.1制造委托
 12.1.1制造厂家的选择
 12.1.2委托时的注意点
 12.2工程的监督
 13设计与信息
 13.1设计前的信息处理
 13.1.1收集信息的目的
 13.1.2信息的种类
 13.1.3收集信息的方法
 13.1.4信息收集的效率化
 13.1.5收集信息的注意事项
 13.2设计中的信息处理
 13.2.1自己专用资料的制作方法
 13.2.2编制自己使用的有关外购件资料的方法
 13.2.3制作技术信息笔记
 13.2.4信息的更新整理
 13.3设计后的信息处理
 13.3.1设计后的总结
 13.3.2设计自身的“站起”与“行走”
 13.4设计与发表
 13.4.1有关发表的一般注意点
 13.4.2对外发表的注意点
 13.4.3对外发表的自检目录
 13.5设计与专利
 13.5.1专利是什么
 13.5.2为什么要申请专利
 13.5.3可以成为专利的发明条件
 13.5.4专利详细书的写法
 13.5.5从发明的设想到专利的获得
 13.5.6对外发表与专利
 14制图
 14.1制图过程
 14.2图面形式
 14.3图样的画法
 14.3.1投影法
 14.3.2剖面图、详细图的画法
 14.4尺寸标记
 14.5加工方法标记
 14.6图面处理
 14.6.1检图
 14.6.2订正
 14.6.3保存
 14.6.4图样的使用
 15设计实例
 15.16轴测力装置设计
 15.1.1测力装置具备的功能
 15.1.2满足测力装置功能的平行平板结构
 15.1.3满足6轴测力装置要求的形状
 15.1.46轴测力装置的具体例
 15.2液压缸设计
 15.2.1液压缸的设计思考过程
 15.2.2液压缸的实际设计过程
 机械设计的天南海北杂谈
 2.8法则
 现场杂感“听、说、看”
 为了获得灵感
 设计者心得
 从轮椅看到的设计
 从发展中国家看到的设计
 相似准则
 经营战略和设计(其一)
 经营战略和设计(其二)――战略立案手法
 设计者的资质
 质量管理即人的管理
 即便有图样也不一定做出实物
 设计的制约条件
 设计者也需要有经济观点
 设计中的设备维修
 执笔者―览表
 附录
 附录1设计结果检查表
 附录2主要金属材料规格的日中对照表
 
 
 | 
 | 
|  | 
|
|  | 
|  |